梁伟超:书画鉴定关键看题款
推荐:
张天成四尺横幅山水作品《似竹之贞如松之盛》
收藏周刊:你只看到照片,如何马上确定这就是徐悲鸿的《麻姑献寿》?
梁伟超:这幅画人物非常传神,气息扑面而来,我总感觉大家的画是有灵魂的,当你看到的时候,你会整个人被吸引进去。这就是我看到这幅画的第一感觉。另外,从技法上,这幅画的造型非常准确,色彩很丰富,衣袖自然流畅,款字写得非常天真,看得出他受爨宝子的影响,因为他早期是康有为的学生。印章和画面的色彩都非常沉稳,纸张没火气,证明年代已经比较久。所以,这种画是俗称“一 眼货”的作品。
收藏周刊:您收藏这么多作品,其实在鉴定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与藏家分享?
梁伟超:首先,鉴定字画不要太依赖别人。在1984年的时候,广东大鉴定家何为先生教我,让我有空就多练字、画画,多去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看藏品展览,多研究,多看画册,看理论著作等。让我不明白的时候,再去请教他。时至今日,近30年了,这句话我时时刻刻记在脑中。其实,收藏的目的是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确实是这样,要学会鉴定,首先要把自己的学问,自己的见识,自己的修养提高,要学习书法和绘画,且不断提高自身的书画水平,才能对笔法、墨法、章法有深刻的领悟;要对一个画家艺术道路的发展,包括师承,其艺术风格的形成等等问题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真正地与这个“画家交流”,理解他的作品,久而久之就懂得看作品的优劣真伪了。如今看来,懂鉴定未算最本事,还要知道现实的价格才最本事,而且对未来市场价格有一定的预判力才称得上行家。
收藏周刊:那您觉得鉴定一幅书画的关键是什么呢?
梁伟超:首先是作品里面的题款,也就是书法,画面可以造假,书法是很难造假的。每个字都反映出画家在书写过程中的艺术修养,这里面包括笔法、墨法、章法、格调、气息等等问题,在笔法上,要模仿一个画家运笔习惯非常难,就算这方面相似了,但是还有墨法,就是浓淡干湿的处理,还有章法,即整幅作品的布局,以及款字行笔是否流畅,随意自如,若诸方面都要模仿得相似,这个几率真的非常小。因此,所谓以书入画,鉴定也是直接从书法入手,便知真假。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梁伟超:书画鉴定关键看题款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guwanju.com/a/65ac70524e908447200015a0.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海上画派的重要人物解读
海上画派,又称之外“海派”,或“沪派”,其代表性人物主要是虚谷、蒲华、任颐、吴昌硕,小编为您详细解读这几位重要的人物。墨迹遗韵-中国历代古墨的发展情况与制墨名人介绍
中国历代制墨的工艺一步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制墨名家也是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制墨名家的优秀作品传承至今仍然为世人所敬仰和推崇。 小编为您详解中国特色的墨迹遗韵-制墨业的发展情况(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两代),以及历代制墨名家。浅谈宋代佚名画家的《江妃玩月图》与《拜月图》
《江妃玩月图》与《拜月图》均是宋代佚名画家的作品。这两幅画作均有月亮的“陪伴”。 小编为您浅谈这两幅传世佳作,使您透过画作深刻感受宋画营造的意境之美。办公室装饰字画 你得这样选
办公室是工作的主要空间,也是彰显着领导个人品味的地方,一般领导办公桌背后总是会挂上一幅字画,彰显领导气质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寓意的字画,不仅仅能够对领导个人有着积极地影响,更对公司企业发展有着一字画装裱一般多少钱,字画装裱价格一统表
行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足以见得字画装裱的重要性了。没错,字画装裱不仅能提升字画的精美度,更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保护字画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字画装裱一般多少钱呢?黄金满地流客厅的挂画有什么讲究,客厅挂什么画?
现代的家庭装饰中,挂画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家中挂画能很好的体现家庭的修养与品味,提升文化艺术氛围,谐趣生动的装饰画还能带来一天的好心情。选择客厅的装饰画中,一般以沙发背景墙的装饰画为多。沙发墙书房装饰什么好?雅而不俗还得属这些
书房装饰什么好?书房可以说是一个家的“灵魂空间”之一,在书房可以学习提升自己,可以修身养性,回味人生,发展到如今书房更是被人称之为“家庭版的办公室”,更历史上喜欢收藏的皇帝,最后一个可真是大手笔!
现如今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凭着对收藏的一腔热血,很多收藏爱好者投入了收藏的“大军”中,收藏也似乎从上流社会,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实际上,爱好收藏的人很多,不光是平常百姓,那些尊给长辈祝寿的寿桃国画 挂在家里也是品味之选
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愿望,于是寓意长寿吉祥的寿桃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寿桃也是必不可少的贺礼之一。无论是以寿桃为主题的蛋糕,还是品味高雅、有收藏价值的寿桃国画,从竹之品质谈 赵俊贞竹画为何如此受欢迎
自古以来,竹子就倍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以竹入画(传统国画竹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说,竹画起源除李夫人眉笔描窗传说外,在历史典籍中也有追载。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讲竹画为吴道子首创,苏轼在宋仁宗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