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和“熟宣”的鉴别方法
宣纸是“文房四宝”之一,古人书写和绘画常用宣纸。书画用的宣纸,起初产于安徽的泾县,经县古属宣州,所以 就称之为宣纸。专家分析,宣纸基本分为两大类:生宣和熟宣。那么我们如何鉴别“生宣”和“熟宣”呢?下面专家为 我们讲解一下“生宣”和“熟宣”的鉴别方法。
生宣。由于造纸原料的配比的不同,可分为:单宣(最薄)、单夹(较厚)、净皮、棉料、夹宣(两张并一张)和 三层夹。生宣具有吸水性能强的特点,是书画用纸的主要材料。生宣要久藏为好,刚生产出来的宣纸过于净白,故有火 气逼人之感。久藏的生宣色泽柔和,用墨用色更具韵味。为了能使新的生宣能取得陈纸的效果,可以将纸在风口挂放一 段时间,经过这样处理的生宣纸称为“风纸”。
熟宣。是配染胶矾的生宣,具有着水后不渗化的特点。如果再加以染色、洒金等工艺,便可以产生繁多的品种。熟 宣的主要品种有:素宣、煮砭、玉版、蝉羽、冷金、虎皮等。熟宣不宜久藏,藏久要脱矾,会出现局部渗墨的现象。
生宣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区别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墨韵的显示度,即所谓“润墨性”的程度。优质的生宣具有“泼墨 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的特点。测试墨韵显示的方法,一般采用 的是比较法,将几种不同的生宣着墨后进行比较,测试时用墨不宜过浓,太浓了就难以产生墨色的细微变化。由于造纸 纤维的纯净度、浆化度以及皮浆与草浆的配比不同,加上制造技术的高低差异,着墨后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凡是优质 的生宣经着墨后,墨色渗出的晕圈清楚,涨力均匀。质量差的生宣,墨色渗出后不能清楚地显示晕圈,墨色呆板,或墨 汁渗透不匀。不能显示墨色的晕圈的生宣就无墨韵可言,就不能作为书画创作的用纸。
生宣和熟宣之间的区别
一、柔韧性:生宣纸质的柔韧性是十分突出的,将生宣捏在手中,手感很柔软,用毛笔在生宣纸面上书写,能够体 验柔韧十足的感受。
将生宣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
在生宣上创作作品,作品完成后,待墨迹干燥后,即使将写好的作品任意团揉,经过装裱处理后,用生宣创作的书 画作品依旧呈现平平展展的视觉效果。为此,宣纸书写后存放方便,携带方便,书写好的作品可装入信封邮寄给他人, 作品到了收件人手中,只要请装裱师装裱后,就可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艺术品来欣赏。
装裱后的书画作品陈放年代久了,出现陈旧或残缺现象后,装裱师可以将陈旧作品的画心从装裱的作品上揭出,然 后重新装裱,可以使得作品的外观焕然一新。
二、湿染性:到商店里购买宣纸,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 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 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作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不同的生宣纸显现的湿染性程度也有差异,这 种湿染性运用在国画表现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到书法创作上,书写者具备较强的书写功力后,能够很好地驾 驶水墨的湿染性后,可以利用水墨落入纸内产生的四下流溢特性将水墨转入向内渗透,这样,留在纸张表面的墨迹渗透 到纸张的内部,当书写者练就入木三分的书写功夫后,生宣具备的湿染性使得书写的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 ,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
由于生宣具有独特的湿染性,使得书写变得难上加难,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种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 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对于湿染性现象,其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 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三、吸墨性:生宣具备湿染性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 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
正是生宣具备了湿染性使得其又具备较强的吸墨性,从湿染性上说,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 效果,反之,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较强的水墨吸附性能,使用生宣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才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独领风骚的魅力 。
吸墨性的另外一面就是吸水性问题,生宣具备吸墨性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吸水性,正是这种吸水性能使得书写有了淋 漓尽致的味道,同时,由于水的特性,书画的质感才体现丰富的韵味血肉滋润的效果。
四、艰涩性:如同攀登高峰,虽然艰辛万苦,但是具有挑战性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在,在书画创作 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具有的书写难度才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大放异彩。我们这里围绕书写书写存在的艰涩性现象 ,阐述其意义,对喜好书画艺术的人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
因为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特性,很多人人为此望而却步,这样就形成很多人难于在书画领域有所陈旧的局面 。
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体现在笔墨挥洒上,笔墨在生宣纸面上的表现之所以很难酣畅淋漓地流动,是因为生宣具有 较强的涩性,由于这种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举步维艰。
大家试想,我们一旦超越了生宣书写的涩性,书写者便能体会到这种涩性下的书写产生的充实感和强烈的笔触感觉 ;从太极书道实践出发,就是让你进入到超级感觉中来,你在这种涩性书写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最后便 能对进行书写的一点一滴倍感深刻,从而在涩性这种“逆境”中逆水行舟,体验不进则退的滋味,使得你在不断努力下 品尝逐渐进步的快乐。
艰涩性如同阻力,生宣纸面上如同涂抹了防滑剂,你在纸面上书写发现摩擦力加大,不能轻而易举的进行书写,这 种笔与纸之间产生的摩擦一旦被克服,磨合的天衣无缝后,你的书写就能突破进退维谷的境遇。
五、轻灵性:宣纸这种纸张拿在手中或张挂在支架下,悬空着的宣纸被风吹动,轻而薄的宣纸就会飘拂起来,正是 具有这种轻而薄的特性,太极书道实践开创了悬空书写训练法,悬空书写就是在悬空挂着的生宣上进行书写(绘画)创 作,这种悬空书写也可说成为轻灵派书写,在纸张悬空状态下书写,由于受力对象的生宣纸无法固定下来,毛笔不能尽 力着力在飘拂的纸面上,于是,如何在轻而薄的生宣纸面上写出沉着痛快的作品来,就成为轻灵派书写的“绝妙”之地 。通过悬空纸张书写,我们能更深地体会柔软的毛笔和特殊的水墨效果以及生宣纸之间的关联,能够认识到书写中意识 活动的作用的重要性。
没有宣纸这种轻灵性,太极书道的实践就没有办法开展悬空书写表现,关于悬空书写,后文中将重点给予解析,通 过悬空书写的实践,能够让我们对人的精神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们探求提高书写层次和境界提供了一种前途无 量的途径。
六、持久性:关于生宣书写具有的持久性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宣纸与其他纸张比较,其质量的优质性是十 分突出的,优质的宣纸可以几十年不变色,不脆化,放久的宣纸如同陈年老酒更具有较好的书写效果。
由于宣纸具有持久的保质特点,有利于保存和收藏。
从另外一面说,生宣纸的书写因为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书写者只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在生宣上大展拳脚。生 宣纸给书写者设置了“耐心”尺度,于是成为培养耐心的手段所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生宣”和“熟宣”的鉴别方法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guwanju.com/a/64700ae7a5af6dd38d08f00a.html
相关推荐
热门专题
海上画派的重要人物解读
海上画派,又称之外“海派”,或“沪派”,其代表性人物主要是虚谷、蒲华、任颐、吴昌硕,小编为您详细解读这几位重要的人物。墨迹遗韵-中国历代古墨的发展情况与制墨名人介绍
中国历代制墨的工艺一步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制墨名家也是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制墨名家的优秀作品传承至今仍然为世人所敬仰和推崇。 小编为您详解中国特色的墨迹遗韵-制墨业的发展情况(新石器时代至明清两代),以及历代制墨名家。浅谈宋代佚名画家的《江妃玩月图》与《拜月图》
《江妃玩月图》与《拜月图》均是宋代佚名画家的作品。这两幅画作均有月亮的“陪伴”。 小编为您浅谈这两幅传世佳作,使您透过画作深刻感受宋画营造的意境之美。办公室装饰字画 你得这样选
办公室是工作的主要空间,也是彰显着领导个人品味的地方,一般领导办公桌背后总是会挂上一幅字画,彰显领导气质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寓意的字画,不仅仅能够对领导个人有着积极地影响,更对公司企业发展有着一字画装裱一般多少钱,字画装裱价格一统表
行话说:“三分画,七分裱”,足以见得字画装裱的重要性了。没错,字画装裱不仅能提升字画的精美度,更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保护字画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字画装裱一般多少钱呢?黄金满地流客厅的挂画有什么讲究,客厅挂什么画?
现代的家庭装饰中,挂画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家中挂画能很好的体现家庭的修养与品味,提升文化艺术氛围,谐趣生动的装饰画还能带来一天的好心情。选择客厅的装饰画中,一般以沙发背景墙的装饰画为多。沙发墙书房装饰什么好?雅而不俗还得属这些
书房装饰什么好?书房可以说是一个家的“灵魂空间”之一,在书房可以学习提升自己,可以修身养性,回味人生,发展到如今书房更是被人称之为“家庭版的办公室”,更历史上喜欢收藏的皇帝,最后一个可真是大手笔!
现如今喜欢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凭着对收藏的一腔热血,很多收藏爱好者投入了收藏的“大军”中,收藏也似乎从上流社会,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实际上,爱好收藏的人很多,不光是平常百姓,那些尊给长辈祝寿的寿桃国画 挂在家里也是品味之选
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愿望,于是寓意长寿吉祥的寿桃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寿桃也是必不可少的贺礼之一。无论是以寿桃为主题的蛋糕,还是品味高雅、有收藏价值的寿桃国画,从竹之品质谈 赵俊贞竹画为何如此受欢迎
自古以来,竹子就倍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以竹入画(传统国画竹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说,竹画起源除李夫人眉笔描窗传说外,在历史典籍中也有追载。黄庭坚《道臻师画墨竹序》讲竹画为吴道子首创,苏轼在宋仁宗六年